您当前位置:首页>曝光台>网络欺诈

谨慎:暑期电信网络诈骗高发

2017-07-12

“高薪日结”、“一千字20元”、“在家办公”……在各大社交网站群里不难看到这样一些招聘信息。暑期到来,许多学生想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己,网上找兼职成了一条“捷径”,可有的学生却因此入了坑。

暑期针对学生诈骗手段激增

暑期即将来临。公安部近日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警惕兼职刷单、高考招生、助学金、校园贷和网购退款五类电信网络诈骗,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兼职刷单诈骗 刷单是网店卖家付钱请人假扮顾客购物,从而提高网店销量、信用度及好评,吸引更多顾客的行为。在兼职刷单诈骗中,诈骗分子冒充客服人员向被诈骗对象发送链接,声称通过链接购买商品成功后货款会退还,还有返利提成。在完成第一单购买任务后,被诈骗对象会收到客服之前约定的刷单返利,以此为诱饵吸引被诈骗人购买更加大额的商品,当交易达到一定数量后,所谓的客服人员就会切断与被诈骗人的联系,就此消失。因工作轻松有收益,兼职刷单诈骗让不少大学生“中招”。

★高考招生诈骗 在虚假招生骗局中,诈骗分子常伪造公文,利用家长对特长加分、艺考、军校招生以及自主招生政策的不了解,谎称有高校的“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只要出价合理就保证录取。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上学”的情况,遇到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

★助学金诈骗 在这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并诱导学生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如接到声称发放助学金及奖学金的电话或短信,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校园贷诈骗 诈骗分子一般会谎称办理校园贷需要提请贷款的学生缴纳数千元保险金诱骗学生多次转账汇款,或者以给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网贷平台贷款或购买高档手机等,承诺所有贷款不用大学生偿还,事后还会支付几百元甚至数千元的现金作为好处费。“校园贷”诈骗中,一旦学生贷款成功,诈骗分子便卷款消失。初入高校的学生容易陷入此类骗局。

★网购退款诈骗 学生是网购的重要群体。诈骗分子会非法获取网购买家信息,再以商品有问题为由联系买家退款,退款过程中利用被诈骗对象对网络借贷的陌生,诱使买家进入网络借贷平台,指引其从网贷平台上借出现金并转账给诈骗分子。

手机游戏成病毒、诈骗“重灾区”

手机游戏多以升级打怪、组队竞技为主,支持玩家充钱提升战力。不法分子趁机“掘金”,搭设游戏装备虚假交易平台,诱导玩家上当受骗。“骗子”可能活跃在游戏里面,发公告称“代买游戏装备”、“最低价兑换游戏货币”,兑换率远远低于官方价格。一旦有人相信选择充值的话,其后果往往是转账后被对方拉黑。

某手机杀毒软件发现了一款冒充某知名手机游戏辅助工具的手机勒索病毒,该勒索病毒被安装进手机后,会对手机中照片、下载、云盘等目录下的个人文件进行加密,索要赎金。据悉,该勒索病毒是国内第一款文件加密型勒索病毒,有爆发迹象,会威胁几乎所有安卓平台的手机,用户一旦中招,可能丢失个人重要信息。

不要随意点击或转发非官方发布的游戏相关链接;不要购买远低于官方价的各种优惠,不要迷信“大神”;不要轻信代练,更不要将自己的账号转交他人;家长也要管好自己的手机及支付密码,不要让孩子沉迷游戏;通过QQ、微信发布的游戏账号交易信息,特别是附带优惠活动的,一定要小心谨慎;建议游戏账号交易在官网上进行,以确保有合法的维权途径;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账户资金安全的防线,任何人都无权索取,请妥善保管。

防电信诈骗

需多部门齐抓共管

面对不断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单靠个人防不胜防,只有电信、金融和公安部门积极作为,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才能收到治本之效。

从源头打击电信诈骗,金融行业也要尽职尽责。事实上,银行严格管控银行卡实名办理是堵住电信诈骗案的关键一环。银行对所有的个人或机构账户的异动都可以进行明确监控,找出骗子的账户并不太难。还要完善细化相关法律规定,以严格的法律规定和严厉的惩处手段提升司法威慑力。俗话说得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不断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只有协同作战,源头发力,打出组合拳,才能收到治本之效,彻底终结“卡还在钱没了”的荒唐怪事。(梦雅)

20岁以下网络诈骗

受害者最多

每年暑假是招聘与租房欺诈高发时段之一。某招聘网站数据显示,所有招聘行业举报中,兼职刷单类欺诈占整个招聘业务线索举报总数的69%,受害者人均被欺诈金额达3200元,远高于其他类别互联网欺诈的人均被骗金额(1000元左右)。

从兼职刷单欺诈受害者年龄来看,16岁至20岁的受害者占总数的38.86%。从受害者的受教育水平来看,中专至本科学历受害者占62.04%。无论是年龄分布还是教育水平分布,高校学生都是兼职刷单类欺诈较多的受害群体之一。

除刷单类招聘欺诈外,培训贷成为新的诈骗手段。根据招聘网站线上举报平台监测,2017年以来,一种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名为“培训贷”的新型招聘类欺诈浮出水面,这类企业多以面试为幌子,以“高薪”“保障就业”“国家工信部合作和支持”“若无法就业,费用由培训机构负责”等诱导学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而且主动提供相关“培训贷款”(金额一万元至两万元)。“学员”完成相关培训后,发现此类企业不但不能兑现“高薪工作”承诺,还让自己背上了上万元的“培训债务”。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