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爆还是LOW到爆?美团打脸啪啪的
美团外卖做广告了。
这当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长期关注美团以及O2O企业的人来说,这又是一个信号,那就是美团在长久以来的负面信息缠身之后,开始试图寻求突变。
这当然也是好的。但这同样也带来一个问题:美团真能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吗?
这已远不是靠一则广告就能扭转形象的时代。美团可能需要真正明白的一点是,人在做,天在看。
快到爆还是LOW到爆?
还是先来看美团的广告。
美团外卖的官方微信上这样评价这则广告:“美团师傅绝招大片,震撼来袭!真的一点也不好看,我才看了10遍。”
看10遍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不知道。但实际上只看了一遍已经无力吐槽。30秒长的广告,给人留下的印象:千篇一律的办公室陋习,灭绝师太般不通人情的女上司、傻白甜且装无辜的小女生文员以及外形俊朗却表情夸张的送餐员……让人怀疑这样的片子是如何达到播出水准的。
5月22日,配合视频广告,上海陆家嘴的两幢高楼外体,也推出了美团外卖巨资投放的广告:“美团外卖,送啥都快”, “饿了别乱叫,美团快到爆”。
然而,对于美团的“快”,你可以在网络上很容易地找到吐槽广告“low到爆”的案例,打开新浪微博随便看看:
网友“H喵了个咪ing”说:“定美团外卖,两个半小时才送到。”
网友DEAROSAMU说:“美团外卖每次要支付就说订单超时……两秒前才下单的好吗……”
网友乐豆豆豆豆乐@美团外卖说:“您好,我在1月20号中午在贵司网站预定了一家外卖,超时未送餐,多次与送餐员沟通,对方表示忙,不给派送,还借口不在派送范围。”
或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吧,越是欠缺的,才越是强调。因此对于美团这种在O2O行业起步未久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如何避免口惠而实不至,将重心真正放在提高用户体验上,才是最大的考题。
有钱做广告,没钱发工资?
倒是相映成趣:就在美团外卖花巨资推出广告视频的同时,另一则关于美团的视频也在网上热传。
这则视频时长不到30秒,其拍摄地也在上海。视频显示,一群穿着“美团外卖”黄色制服的人士手持横幅、表达诉求。24字“广告语”格外显眼:“美团内幕,拉帮结派,徇私舞弊,公报私仇,拖欠工资,逼迫辞职。”
“拖欠工资”四个字眼熟得很。远的不说,4月1日就有消息说,因被拖欠工资,大量美团外卖华东区域配送人员罢工。对此,美团回应表示,只是个别配送员工对薪资有不合理的要求,以这种方式迫使公司让步。
另据媒体报道奇闻一桩。4月底,江苏淮安有位美团外卖派送员干了一个月,工资扣成负数,还要倒贴公司几十块!
广告永远只是公司形象的一部分,其另一部分却来自于公司的社会及舆论形象。那么美团“有钱打广告,没钱发工资”,到底传递的是一种怎样的公司形象?这恐怕需要美团管理层深思。
食言自肥,美团啪啪打脸
内部拖欠配送人员的工资,外部面临着大量用户“用脚投票”的市场选择。美团“内外交困”的形象,比起它在广告中所要表达的意味真实得多,鲜明得多。刚刚过去的“517”,由于美团官方承诺的补贴迟迟不到位,被许多商户指为过河拆桥。
“美团外卖517吃货节前吹,会给我们特别大力度的补贴,至少是千万级的,让我们积极参与,又是带流量,又是挣多少多少钱。结果,活动一完就没人提这事了,到现在一分钱都没补。白忙活了一场不说,卖得多还亏得多。”
有商户还大倒苦水,“骗补贴就不说了,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还准备收这么高的佣金,按营业额的3%到11%来收。以前求我们来平台入驻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当时承诺的是免费开店,并且卖出一单就有补贴,现在好了,做大了就翻脸不认人了,太差劲了,美团就这种素质?”
接下来,所有入驻商家可能只有四种选择:第一是转专送;第二是继续做众包同时也做其他平台,收十个点;第三是独家,收五个点;第四是被下线。
按照这种霸王式的收费方式,那些在多家外卖平台入驻并且选择自配送的商户,将陷入客单量越大、费用就越高的怪圈。而且,这种分级式收费机制也相当有心机,目的就是为了迫使部分商户,特别是那些客单量高的商户放弃其他平台,通过捆绑商户来绑架消费者。
巧言令色,鲜矣仁。美团方面如此啪啪打脸,食言自肥,早已触及了互联网企业的大忌,那就是“诚信”二字。而不论是用户意识的极度欠缺,还是对于配送人员以及入驻商户的欺瞒,这一切都让人不由得替美团担心:如此内外交困之下,美团还能走多远?
美团要做的事还很多。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美团的社会及舆论形象,不是靠一部广告片就能扭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