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曝光台>钓鱼网站

被盗iPhone藏黑色产业链 解锁ID月入20万

2016-06-01

钓鱼网站成手机盗销犯罪的“后勤部”

钓鱼网站是黑色产业链的根源。该钓鱼网站平台成立于2015年10月,主要向会员出售木马程序用于建立钓鱼网站,并为会员提供钓鱼网站的维护、短信群发、 服务器出租等多项服务,注册会员众多。会员们利用该钓鱼网站平台,向受害者发送大量钓鱼链接。这些链接主要伪装成各大网站安全中心、邮箱安全验证中心、服 务平台等,迷惑性极强。

为该钓鱼网站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及日常维护的是一名湖南小伙刘某。刘某今年才19岁,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计算机高手。他苦心钻研计算机技术,自学成才。 2015年1月,他因发现一知名网络公司的系统漏洞,曾被该公司授予“安全专家”荣誉称号。却不想,这样一位“安全专家”却不将所学用于正途,与另一名远 在辽宁的21岁湖南小伙陈某合作,设立了该钓鱼网站。几个月来,刘某依靠该钓鱼网站平台非法牟利6万余元。后陈某又发展18岁河南籍小伙朱某为代理。三人 共同参与网站的经营活动,并通过出售会员账号、出售钓鱼网站、出租服务器等方式非法牟利。

月入20万元起“经营部”生意火爆

拥有“钓鱼网站”提供的后勤服务后,犯罪嫌疑人不断从本地或者通过网络收取苹果手机ID解锁业务,大肆敛财。

黄某,33岁,平阳县人,是该钓鱼网站平台的注册会员之一。陈先生是他做的其中一个单子。2015年10月,他每月付费600元成为该钓鱼网站会员,大量 接收苹果手机ID解锁业务,又向浙江文成籍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查询需解锁的手机的关联资料,后利用钓鱼平台进行解锁,每台手机收取解锁费用 200-1300元不等。对其无法解锁的单子,黄某又发送给手段更为“高明”的安徽籍张某、广东籍钟某、甘肃籍汪某等犯罪嫌疑人进行解锁。据了解,黄某一 直以来穿梭于手机通讯市场中,专业从事手机解锁业务。在朋友们的印象中,黄某开着宝马车,经常出入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出手十分阔绰。经民警核对,黄 某通过解锁苹果手机ID业务非法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平均月入至少20万以上,民警还在其家中查扣149部手机。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除主要通过苹果手机ID解锁业务、查询并出售手机关联资料、收售赃机等方式非法牟利外,受害人的手机账号密码等信息被非法获取后,受害 人还有两种可能遭受侵害的情况。其一是犯罪嫌疑人恶意锁定他人苹果手机,要挟机主缴纳“赎金”。其二是将受害人的相关信息资料直接售卖牟利,个人信息泄漏 后,可能被其他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后果不堪设想。

跨11省12市警方连根拔起整条黑色链

基于前期对该案的准确研判和精密分析,3月31日,苍南县公安局抽调300余名警力,在浙江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温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的指挥、协助下,分本地和外地两大“战区”,进行统一收网行动。

由于犯罪嫌疑人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行动要求各个抓捕现场同步进行,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整个抓捕行动成效将大打折扣。专案组极为慎重,行动前,专门 制订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指挥人员内外协调,并由苍南县公安局副局长陈光相带队赴广东、天津、辽宁、湖南、湖北等11个省12市组织协调抓捕行动,各抓捕组 按既定要求蹲点守候,各司其职。

专案组总指挥下达命令后,现场抓捕组同时出击,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该黑色链条被彻底摧毁。随后公安机关又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再次在广东、温州等地,抓 获盗销链条上的犯罪嫌疑人18人.现该黑色产业链条上的4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串并全国盗窃案件150余起,涉案金额达1亿元以上。目 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不要点击陌生人或网络发送的不明网页链接。这些钓鱼链接大多采用迷惑性强的字眼,模仿真正的安全中心等服务网站,一般受害者很难发现其 中细微差别。若点击链接,就极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要在情况不明的网站轻易输入自己的身份认证信息,防止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被人骗取,造 成个人信息泄露,给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

另外,这些手机很多都是不法手机商家通过非法途径收购而来。广大群众切不可因贪图便宜,购买这些来源不明的手机,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